(音乐与舞蹈学院 通讯员 刘文静 谢秀敏)大越调皮影戏(市级非遗)、十样锦(市级非遗)、襄河道坠子(省级非遗),这些省市级非遗音乐被请进湖文校园。12月19日下午,2019年音乐与舞蹈学院非遗音乐进校园讲演会在南区S3栋音乐厅举行,科技处处长吴钊、副处长秦军荣,音乐与舞蹈学院全体教职工和部分学生参加活动。
讲演会上,大越调皮影戏艺人表演了传统剧目《金枪会》经典唱段,十样锦艺人表演了器乐合奏曲《十样锦》,襄河道坠子两代艺人分别表演了传统书目《秋风野草》经典唱段和现场“抓活词”的技艺。讲演会精心设置了工作坊环节,尤其是襄河道坠子第四代传人、年近80岁的郝桂萍老师让与会师生现场实操非遗“绝活儿”,以感官与肢体的双重体验加深对非遗艺术的印象与感受,受到与会师生的一致好评。
![](/__local/1/4C/2C/7FC8F03C9835BB9F686ACF5BDE1_B50D663C_1614F.png)
皮影艺人与学生表演皮影戏
![](/__local/5/04/F9/6FD528B975F6A275CD6ADD43A15_7C130E71_1D98A.png)
学生与艺人共同演奏《十样锦》
![](/__local/C/64/8B/97BB5E031C4A6A58EB8C73E988D_D8C0819B_DDF00.png)
郝桂萍老师(左一)教学生打简板
本次讲演会由音乐与舞蹈学院汉水文化研究中心承办,是汉水乐府科研平台2019年部分研究成果的阶段性汇报。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汉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常开起介绍,汉江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特色,我们要通过近距离了解、学习、传播、研究来传承好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次讲演会为音乐与舞蹈学院后续研发、试行非遗相关课程打开了思路。
吴钊在发言时指出,音乐与舞蹈学院立足襄阳,站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高地,积极参与推动本地文化艺术的研究和传播,主动搭建民间艺人艺术和高校课堂互动桥梁,彰显了我们作为地方高校的责任担当。希望音乐与舞蹈学院继续探索本土艺术文化研究途径,找准学科发展方向,为地方文化艺术发展多做贡献。
审稿人:姜俊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