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学生会 邓作林)9月7日,“千禧宝宝”们正式成为了我校的新主人。为了迎接他们的到来,校级团学组织全员出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迎接新生的喜悦和激动。
流金铄石,挥汗如雨仍甘之若饴
九月骄阳、正午36℃高温、大包小包的行李、行色匆匆的人群……这些就是迎新现场最真实的写照。有广大团学干部们的志愿服务,琐碎的迎新工作变成了校园里新生齐聚的一场盛会。
9月7日起,在校园里,随处可见一群小红帽、红袖章为新生们细心解答、热心引路、引导新生入学——他们就是校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组织的志愿者们。他们感慨道:“回想一、二年前的今天,学长学姐们也是用热情周到的服务来迎接自己的,从被服务者到服务者,感受更深,责任更重,因为志愿者的标志,不仅是一份信念,更是一种担当。”
俗话说“历史是彷徨者的向导。”对于新生来说,了解校史、鞭策自己、砥砺奋进是融入大学生活的第一步。校社联的学生干部们带领和引导新生及新生家长参观校史馆,介绍学校办学历史和发展历程,用优质服务获得一片赞誉。
校学生会考虑到以往迎新工作期间新生及家长丢失物品不少,加上失物招领平台的知名度不高,导致效用受限,就提前与校广播台协商,与失物招领平台对接。在短短的三天内共为新生及家长们解决了40余起寻失事件,让初到异乡的新生和家长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在校学生会安保部的协助下,我校旅游管理专业18级新生姜丽媛将意外捡到的钱包及6000多元现金、两张信用卡、一本驾驶证、一本行车证一同交给保卫部门,成功归还给了失主。
新生说:“对学校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身穿白底红字的校学生会志愿者——校会酱们。我们刚把行李从车上提下来,他们就迎上来主动帮我们搬行李,虽然素不相识,但是一路走到报到点都是有说有笑、热情服务,让我丝毫没有拘束感,无论是卧龙出山前的“开学啦”三个大字,还是那些让人忍俊不禁又沁人心脾的土味情话,以及他们衣服上的“我是你的校会酱”七个字都让我感到亲切又暖心,这些可爱的人根本不是头脑中想象的严肃又呆板,明明都是小仙女和大暖男嘛。”干部也说:“从校门口到报到点只有短短的400米,但是今天竟然不知不觉的走了两万多步,没感觉到多累,就是因为新面孔给自己带来了无穷的动力。”
校学生会干部为新生拿行李,送至报到点。
月明星稀,夜凉如洗仍坚守岗位
9月8日凌晨3点,医学院迎来了一名新生。该新生是和母亲一起从河南连夜坐车赶到学校的。夜凉如洗,舟车劳顿,校学生会干部急忙帮忙联系附近酒店。新生及家长因晕车感到不适,婉拒了前往酒店入住的建议。值夜班的同学们便将新生及家长带到迎新点的休息区,用展板搭起了一个简易的临时避风区,让新生和家长休息。同学们还将自己深夜值班时用来充饥的零食分给新生及家长,并为他们从6栋教学楼前的热饮机上买来两杯热牛奶。
学生干部深夜为新生办理报到
“同学,你见过凌晨三点的湖文吗?你见过卧龙广场的日出吗?我见过!”这是本次迎新参与值夜班的学生干部们最骄傲的一句话。大家从9月6日开始,每天晚上坚守在卧龙广场中心区值班。校学生会主席张曦说:“4天3夜,我一直坚守,说累也累,说不累也不累。累是因为确实很疲倦,不累是因为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换来了新生们的肯定和家长们的鼓励,让自己动力十足!”
9月8日17时35分,襄阳市襄城区发生2.5级地震,震源位于我校附近。为了应对未知情况,方便处理突发事件,广大学生干部们当晚彻夜坚守岗位。
校院两级学生会干部,为应对突发情况,彻夜坚守岗位
使命在肩,精疲力竭仍不忘初心
做实事,从小事做起,从细节抓起。从迎新的第一天开始,校学生会就要求所有干部在自己的矿泉水瓶上写上自己的名字,以防止因分不清楚各自的饮用水而被迫扔掉造成浪费。校学生会88名干部,迎新三天半期间总共喝掉280瓶矿泉水,150杯柠檬水,只占到了往年使用量的二分之一。
不仅为新生服务,也为校友服务。9月8日晚,值夜干部巡查卧龙广场安全状况时发现有四名年轻人在卧龙出山雕像前合影。上前询问后得知是2008级校友从江西回襄阳办事,路过母校特进校游览。干部们立即为校友递上矿泉水,并与之亲切交谈。在大家向学长介绍了学校现况以后,李姓学长深情地说:“十年了,学校发展日新月异,你们在深夜的热情接待让我们重温了湖文大家庭的温暖。
四名深夜到访的08级校友在卧龙出山前合影
迎新期间,我校团学组织的志愿者们身体力行,用自己的汗水和努力去尽心尽力的服务每一位球速体育人,去展现最优秀、最积极、最开朗、最活泼、最向上、最努力的团学干部形象。他们用贴心的关怀让新生快速融入学校大家庭,用暖心的行动让新生在一个新的环境里充满安全感,用耐心的服务让新生感受到学校的温暖,用细心的工作让新生领略到团学干部们的素养、水平和能力。(图片均由校学生会提供)
审稿人:王瑶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