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部 教工通讯员 卜润慧)12
月
1
日
下午,学校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培训班报告会在图书馆三楼报告厅举行,武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左亚文应邀请为师生作了《党的十九大政治报告的创新点》的辅导报告。校长丁世学、纪委书记宋双伟、副校长王为一、副处级以上干部、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辅导员和师生代表共60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书记唐峻主持。
![](/__local/D/77/62/B1F219D953A195184219180CD33_8FC1B2EE_43137.jpg?e=.jpg)
报告会现场 李平摄
左亚文指出,研读党的十九大报告全文,从字里行间强烈感受到一种深沉的使命感、责任感、担当感、紧迫感,以及一种宏大的视野、冲天的豪气和磅礴的力量。读后使人振奋,给人以信心和希望。他认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的主要创新点体现在十个方面,即,重提“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新的历史方位的确立;社会主要矛盾的新论断;建设现代化强国价值目标的新界定;“四个伟大”命题的提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改革民生的新举措;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党的建设的新要求。
左亚文认为,报告强调:“我们党要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始终成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身必须始终过硬。全党要更加自觉地坚定党性原则,勇于直面问题,敢于刮骨疗毒,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确保我们党永葆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打铁必须自身硬,这就需要我们重温党的宗旨,把自身建设好。
左亚文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所谓“新时代”,就是进入到了一个历史的新阶段,有着丰富的内涵,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左亚文指出, 进行伟大的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是党提出的新命题,其中,进行伟大斗争是基础,伟大的工程是保证,伟大的事业是路径,伟大的梦想是目标。
左亚文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本质内涵包括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总目标、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
![](/__local/5/F9/74/6D0404E914795D1760E981691CF_3C9967BE_30B1E.jpg?e=.jpg)
左亚文作报告 李平摄
左亚文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不断铸造中华文化新辉煌。
左亚文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我们党一定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新气象”是指通过不懈努力换来海宴河清、朗朗乾坤;“新作为”是指带领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为此,要经受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要克服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
唐峻在主持报告会时指出,左亚文教授的报告是一堂生动的思政示范课,报告既具有理论性、学术性,又具有现实性、生活性,更有风趣性、幽默性,对我们理解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党的十九大精神具有重要的启发、指导作用。
审稿人: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