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党既要政治过硬,也要本领高强”,其中首要的就是要“增强学习本领”。当前,面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和学校事业发展的新需要,我们迫切需要增强学习意识和学习本领,将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政治责任,从学习中不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便更好的开展各项工作和为师生服务。
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重视学习、善于学习,无疑是任何个人和组织都应该养成的良好习惯。一个人,如果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他就能够把握人生的正确方向;一个教师,如果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就能够拥有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一眼活水”;一所学校,如果每一个教职工都能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这个学校就有了不断科学发展、快速发展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如果每一个党员都能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那么这个政党就有了确保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朝气蓬勃的集体性格。
但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不重视学习、不善于学习的情况还客观存在。有的同志抱怨日常事务性工作太多,没有时间学习;有的学习流于形式,喜欢做表面文章;有的一味强调组织给予机会“外出培训”,而不重视日常自学;有的认为原著过于高深枯燥,将网络上的“碎片化阅读”代替学习。不学习的原因,往往并非不学习者所说的“学习枯燥乏味”,“ 工作忙没时间”,“没机会少渠道”,而在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学会学习。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天两天能够养成的,必须有意识的去锻炼和培养。那么,怎么养成学习习惯呢?首先固然是要对学习的重要性有深刻的认识,但关键是自身要积极行动起来,纠正以往不良习惯的惯性,并持之以恒的把好习惯坚持下去。除此之外,还要能够静下心来学。《大学》中提出“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诫子书》中也谈到要“静以修身”,“宁静”方能“致远”,我们的生活应该少一些浮躁喧嚣,多一些笔墨书香;少一些吃喝玩乐,多一些知识文化,把球速体育的精力用在读书学习和自我提高上。
要善于学习。既要学理论、学讲话、学立场、学方法;也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既要要向书本学习,学习先进理论和新知识,也要向实践学习,提高自己应对复杂矛盾的本领和能力,更要善于向师生群众学习,树立群众意识和为民观念。要通过学习不断增强“六种本领”,本领从哪里来,从学习中来、从实践中来。有了“金刚钻”,才不怕“瓷器活”,才能驾轻就熟地干好本职工作,得心应手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在全党营造善于学习、勇于实践的浓厚氛围,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推动建设学习大国”。 让我们摒弃“没有时间学”的借口,想方设法“挤出时间学”;不搞“浮在面上学”的形式主义,做到真学真懂真明白;少点“假大空的夸夸其谈”,多点问题意识和真抓实干。
当学习成为学校每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精神追求,内心的充实便会成为向上的动力和智慧的源泉,为广大师生服务便不再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