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
  • English
Cinque Terre
Cinque Terre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党建及文化引领行动:学校举办第二十二期“湖文读书会”

作者: 发布时间:2024-12-24 阅读量:


(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汉江研究院 通讯员 王椰)12月19日下午,湖文读书会第二十二期在图书馆二楼德园举行,学校文学与传媒学院辅导员许晨露以“静”为主题作经典导读分享。学校党委书记吴超仲线上参会。读书会由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汉江研究院李骜博士主持。

许晨露从字源发展的角度,拆解了“静”字的构成与内涵,《说文解字》认为“”静“”是一个形声字,字形以“青”为表义的形旁,“争”为表音的声旁。徐锴注:“丹青明审也。”是说“静”有明白、清楚的意思。

在感悟经典环节,许晨露引用《道德经》第十五章:“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指出浊水经沉淀而变清澈,做人亦如此,唯有历经沉淀,方能使内心宁静,回归到生命的本真状态;她引用《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表示万物纷纷芸芸,最终都将各自返回它的本根,返回到它的本根就是“静”,“静”就是复归本性。许晨露认为一切躁动终会趋向平静,当内心收获平静时,方能更好地审视他人,才能深入地认知万事万物。她引用《道德经》第三十七章“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指出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重要性。

许晨露认为,对于个人来说,“静”有三重内涵,即“自我审视、观察世界、远离纷扰”;对于社会来说,“静”也有三层含义,即“稳定和谐、可持续发展、沉淀创新”。

许晨露表示,很多杰出人物在各自所从事的领域里,凭借着沉静专注的心态,砥砺奋进,创作了非凡业绩,她提出三点与“静”有关的倡议:“静思笃学,沉淀自我”“静心养性,平和心态”“静处观世,洞察人生”。

在研讨经典环节,与会师生从许晨露的导读中受启发,也纷纷发言分享自己对于“静”的理解。

机械学院的罗贝尔同学表示,唐代诗人王维晚年就将“静”当作自己的人生信条,助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名篇。

学工处处长叶万海认为,要在实践中践行“静”的理念,一是要保持高度专注,在处理事务时,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心无旁骛地将一件事情做到尽善尽美;二是要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并深入思考;三是让“静”的品质在行动体现,希望同学们养成沉稳宁静、坚毅专注的良好品格。

文传学院詹语欣同学表示,作为学生要在学习与工作过程中秉持“静”的态度,刻苦钻研,勤学上进。

文传学院黄坤雪同学认为,大家要践行“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的校训,明确自己的志向,让身心安宁恬静,努力实现远大的理想。

吴超仲指出,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凝练出“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的隆中精神,并将其贯穿立德树人全过程,隆中精神和“静”的内涵相统一,倡导保持内心平静,提升专注力,树立远大志向,辛勤耕耘,实现人生价值。就如何达到“静”的境界,吴超仲强调,一是要保持专注,避免被各种物质欲望和外界的喧嚣所干扰,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真正的志向,抓住主要矛盾,心无旁骛,专心致志,集中精力做好关键事项,努力产出高效优质的成果;二是要自我训练,可以通过有效的思考、阅读经典文学作品等方式来锻炼自己的专注力和保持内心的平静,提升信息的筛选和甄别能力,在平静中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机械学院付鑫同学认为,“静”不仅仅是外部环境的寂静无声,更是内心世界的平和安宁,大家应提升自我修养水平,以实际行动践行“淡泊明志 宁静致远”的校训。

在诵读经典环节,许晨露领读,与会师生齐诵《道德经》中有关“静”的经典名句。

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汉江研究院执行院长朱运海为本次主讲嘉宾颁发了感谢状。

本次读书会由襄阳历史文化研究院·汉江研究院(孔明书院)、学生工作部·学工处、团委联合举办,学校“25+高校经典研读共同体”2024年度经典研读的师生代表现场参加活动,各学院学生代表在“一站式”学生社区通过视频连线参加活动。

审核:朱运海

责编:胡磊  王礼刚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政编码:441053

电  话:(+86-0710)3590876   3591876(传真)

接待/接访电话:0710-3593296(24小时)

版权所有:球速体育

备       案:鄂ICP备1700235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

维护制作: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