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老师就是要多奉献,我很喜欢这种精神上的满足。”9月23日,球速体育研究生院副院长曾刚正忙于学科建设规划和研究生招生等工作。从教以来,他始终把学生成长成才视为己任,注重学生能力培养。他的课程教学满意度多次被评价为100%,学生的课程成绩也逐年提升。他曾获球速体育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在年度考核、师德师风测评中多次被评为优秀。今年,他还获得了球速体育“师德标兵”称号。
曾刚
关爱学生,引导学生成长成才
在思想上关心学生,感情上亲近学生,生活上关怀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做学生成长成才的贴心人,是曾刚一直以来秉持的教育理念。
担任土木工程2011班班主任以来,他定期组织并精心设计主题班会和心理健康研判活动,让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交流思想、增进友谊。他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用心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性格和特点,精心引导和培育,为他们提供学业和职业规划方面个性化的指导。
“无论多忙、无论什么时候,只要是我们有困难需要帮助或请教问题,曾老师都会第一时间答复并尽力给予帮助指导。”2020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张雄回忆起大学时光,曾刚老师对他的帮助让他记忆深刻。
他回忆,大二下学期时,他因对力学课程学习非常吃力导致心理负担较大,老师了解到情况后第一时间找他谈心,耐心地了解他的困惑,并分享了力学类课程的学习方法和技巧,“那段时间曾老师和我谈心都是半个小时起步,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张雄说。在曾老师的帮助下,他重拾了对力学类课程的学习信心。后来,张雄以综合素质测评名列前茅荣获国家奖学金,并在2023年底和某大型国企签订了就业协议。
平时,作为班主任的曾刚经常给大家分享“过来人”经验,为了引导学生做好大学四年的人生规划,他在给学生开第一次班会时,让大家结合兴趣爱好、优势劣势、年度学习计划目标等方面,以对自己负责的态度让每位同学给四年后的自己写一封信。会后,他会认真阅读每位学生的信,并记录下同学们的思想动态、毕业后想从事的岗位以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了解每个同学的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引导监督他们完成阶段性目标。”曾刚笑着说,有时有同学思想也有“滑坡”的时候,他便会及时去提醒,并助其做进一步的规划。
教学育人,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当老师,要先站好讲台,再站稳讲台。”从教期间,曾刚主要承担《土力学》《土木工程材料》等教学工作。在他看来,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如果知识储备不足,教学中必然会捉襟见肘,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他及时更新知识结构、追踪了解学科前沿。
一直以来,授课前曾刚总会认真备好每一节课,提前统计分析学生的学情,吃透教材,对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要点和重难点等内容做到心中有数。他不断钻研教法,把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需求作为教学目标的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新课程导入方式,创设巧妙的问题情景,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学习自信。
“曾老师的课通俗易懂,他经常联系社会热点给我们讲知识点,这让我们学起来轻松不少。”2018级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程什说,对待教学曾刚老师十分认真,在做土工实验时,他经常手把手地教。一名曾刚的同事介绍,曾刚的课程教学满意度多次被评价为100%,学生的课程成绩逐年提升。在教学精益求精的探究之路上,他主持完成课程思政、专创融合、科教融合等教研项目4项,作为骨干成员获球速体育第十届教学成果奖特等奖。
人才培养方案是专业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纲领性文件。曾刚担任土木工程专业负责人期间,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注重学生能力培养。
曾刚生活照
学生座谈会上,他耐心倾听学生对课程设置和课程教学等方面的建议,做好学生的发言记录、问题的答复和改进。此外,他认真研读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普通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认证标准等文件,积极调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明确培养目标、完善毕业要求,构建“以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课程体系,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土木工程专业202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
为帮助土木工程专业新生更好地明确学习任务、树立学习目标,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面对新生们刚入学面临的各种问题,他带头动员并组织专任教师主动联系新生,让每位新生遇到学习和生活困难时都可以得到一对一的帮扶,通过专业育人为学生能力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研育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期间做项目的经历,对我现在的学习非常有帮助。”目前正在三峡大学岩土工程专业读研三的程什回忆,在曾刚的指导下,他顺利完成了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以第一发明人被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项,公开发表论文2篇。
“当时我和团队的同学想到了一种分类处理医疗废弃物品更智能化的思路,得益于曾老师的帮助我们才能顺利申请到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程什说,作为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做医疗领域类的项目其实有些“跨界”了,“但从想法的诞生一直到最后结项,曾刚老师始终没有放弃我们,每周都让我们去汇报项目的最新进展,和大家一起交流讨论,并帮我们查资料、捋思路。项目书完成后,他更是逐字逐句指导我们修改完善。”
程什说,曾刚老师的指导给了团队莫大的帮助。一次,在画图过程中,不会使用专业软件让大家犯了难。“于是老师便给我们推荐合适的制图软件,并在办公室里一步步教我们怎么用。”最终,在曾刚的指导下,这支团队花了一年的时间,顺利结项。
“平易近人、严慈相济”是不少同学对曾刚的评价。在指导学生做科研时,他为人师表做好表率,让学生明白要想学有所成,必须要能吃苦,会吃苦,敢吃苦,要有恒心、毅力和勇气向书山知海攀登,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在曾老师的鼓励支持和言传身教下,学生们的科研兴趣和科研素养有了较大提升,参加学科竞赛、申请专利、申请大创项目、发表论文的兴趣也更浓、意愿更强、人数球速体育了。
截至目前,曾刚先后指导学生完成大创项目6项(国家级和省级各1项),指导学生荣获“中冶南方杯”第十届湖北省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A类)一等奖及最佳创意奖,指导学生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件。
同时,他自己也主持在研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襄阳市创新发展联合基金1项,主持完成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主持完成水利部岩土力学与工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湖北省教育厅优秀中青年人才科研计划项目等各类纵向及社会服务课题10余项,在SCI/E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件。
原文链接:https://jms.ctdsb.net/jmythshare/#/news_detail?contentType=5&contentId=225243&fromFlag=1&uik=3Il1R09r&share_plat=wechat&sec=5fee0a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