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化工学院 通讯员 赵慧君)近日,食品·化工学院传统发酵食品团队在新物种命名指定学术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ystematic and Evolutionary Microbiology上发表了学术论文Comparative genomic analysis of the genusWeissellaand taxonomic study ofWeissella fangxianensissp. nov., isolated from Chinese rice wine starter(DOI号:10.1099/ijsem.0.005870),成功用湖北省地名“房县”命名了魏斯氏菌属下的一个新种。食品·化工学院与石河子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向凡舒为第一作者,郭壮教授为通讯作者,我校为第一单位和唯一通讯单位,研究工作得到了球速体育教师科研能力培育基金“科技创新团队”的资助,研究工作以我校湖北省食品配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乳酸菌生物技术与工程襄阳市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开展。
![](/__local/B/0A/78/9DE285F93C8110C6F378BDE3725_1474580D_63B39.png)
Weissella fangxianensisHBUAS51963T新物种的基因组比较圈图
在前期研究中,传统发酵食品团队以房县黄酒加工用小曲为研究对象,使用宏基因组分箱技术对其微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解析,从宏基因组序列中共获得8个高质量的MAGs(metagenome assembly genomes),进一步采用ANI(average nucleotide identity)分析从高质量MAGs中发现两个疑似新物种的基因组,分别为Weissella sp.和Lactobacillus sp.(DOI:10.13995/j.cnki.11-1802/ts.033064)。在该研究的指导下,传统发酵食品团队使用培养组学技术对小曲中蕴含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同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和多相分类方法相结合的手段对HBUAS51963, HBUAS51964和HBUAS519653等3株疑似魏斯氏属下的新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生理生化特性、极性脂和脂肪酸含量等指标进行了系统解析,进而最终确定了3株菌株均为新物种,并用房县魏斯氏菌属新种(Weissella fangxianensissp. nov.)进行了命名,同时将菌株HBUAS51963认定为房县魏斯氏菌的模式菌株,这是继使用“襄阳”、“恩施”和“宜都”等湖北省地名成功命名7个新物种后,传统发酵食品团队命名的第8个新物种。
![](/__local/A/53/BD/3CE644AAFE34892A0023B7CA066_C42675FE_2EE5B.png)
基于基因组测序3株隶属于Weissella fangxianensissp. nov菌株的系统进化树
作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房县黄酒有着悠久的酿造历史和独特的酿造工艺,房县魏斯氏菌的成功命名直接证明了房县黄酒酿造基质中蕴含了独特的微生物类群。以房县魏斯氏菌属新物种的成功命名为契机,我校将携手房县黄酒产业发展中心和生产企业,在科研平台搭建、房县黄酒酿造基质中特有微生物类群的挖掘和命名、房县黄酒酿造用微生物菌株种质库建设和优良发酵特性菌株筛选等方面校政企三方开展系列合作,充分发挥我校在鄂西北地区科研服务中的地方、团队和平台优势,积极助推房县黄酒的产业化进程。
审核:余海忠
责编:卜润慧 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