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
  • English
Cinque Terre
Cinque Terre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我校“能源光电子”团队铜团簇研究获得新进展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2-14 阅读量:


(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 通讯员 陈美华)近期,化学领域国际顶级期刊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刊发了我校为第一单位和第一通讯单位的研究论文“Highly Effective Hybrid Copper(I) Iodide Cluster Emitter with Negative Thermal Quenched Phosphorescence for X-Ray Imaging”(2023, DOI: 10.1002/anie.202217784)。研究成果依托我校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进行,胡青松完成了材料合成、光谱表征和光物理分析部分的工作,并撰写了该论文。

(DBA)4Cu4I4发光体的发光机理示意图及X射线成像结果。

低效率的三重态发射严重阻碍了杂化铜(I)碘团簇的实际光电应用,而实现其高效的三重态发射目前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基于此,该研究报道了一种高效的杂化铜(I)碘团簇发光体(DBA)4Cu4I4。激发态结构重组和嗜金属相互作用的协同作用使材料在室温下获得高效的三重态光致发光量子产率(PLQY>94.9%)。此外,声子辅助的激子去缺陷过程使得材料在80 ~ 300 K范围表现出奇特的负热猝灭效应。作者进一步研究了该发光材料在x射线成像领域的应用。制备的(DBA)4Cu4I4晶圆表现出高于104光子MeV-1的光产额和~5.0 lpmm-1的高空间分辨率,表明该发光材料在实际x射线成像应用中显示出巨大潜力。这项工作为杂化铜(I)碘团簇发光体提供了一种实现高效三重态发射和负热猝灭效应的新策略,极大地促进了Cu(I)团簇领域的发展。报道的新型杂化铜(I)碘团簇发光体可作为研究Cu(I)团簇磷光材料光致发光热动力学机理的模型。同时,新型光致发光特性的实现也有利于拓宽材料的应用领域。

低维光电材料与器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结合国家科技战略需求和襄阳市新兴产业的发展,以“瞄准国际学术前沿、体现学科交叉融合、突出应用基础特色”为原则,在能源光电子材料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近年来,实验室通过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深化国内外科研合作,实现基于学科交叉的科学研究和产、学、研之间的有机结合;聚焦主攻方向,攻克“卡脖子”的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问题,建设新能源技术创新的前沿平台及专业人才的集聚高地。


审核:汪竞阳

责编:卜润慧 余芳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政编码:441053

电  话:(+86-0710)3590876   3591876(传真)

接待/接访电话:0710-3593296(24小时)

版权所有:球速体育

备       案:鄂ICP备1700235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

维护制作: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