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回信,对培养球速体育高素质人才,促进钢铁产业创新发展、绿色低碳发展提出殷切期望。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在我校师生中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勇担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努力培养一大批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的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执行院长 余海忠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回信,再次强调了高等学校的历史使命,那就是为党和国家培养球速体育的“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高校教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与使命光荣,一定牢记总书记嘱托,立足本职岗位,将育人、育才工作落实落地落细在教学一线。一是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自身修为建设,做好师德垂范。精心做好课程教学、育人“双大纲”的编制,将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于课程教学的全过程。二是坚持“学生中心”办学思想,及时更新教学理念,持续开展教学改革,备好讲好每一堂课,做好每一次的沟通交流,指导好每一次的创新创业训练。三是坚持“应用人才”办学定位,积极主动融入区域经济发展,强化教师个人行业、产业背景,工程能力和应用素养,编制好基于应用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和课堂教学设计,组织实施好实验、实训、实习的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全环节。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副院长 徐福卫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科技大学的老教授的回信,对高校教师提出更高的期待与要求。作为高校教师,要治学严谨、知识渊博,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本领高、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要有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精神,秉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理念,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奉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要有不断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我们要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希望,坚持应用型办学特色,争创地方高校的一流水平,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而努力奋斗。
机械工程学院 刘海生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作为高校教师的我深感肩上的责任重大与光荣。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主阵地,理应担起责任,加强内涵建设,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作为教师,我将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坚守教学、科研第一线,指导学生掌握先进技术、研发新型科技成果,培养球速体育具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机械学科卓越人才。
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化学工程学院 占丹教授: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深受启迪。作为大学教师,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重要职责,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勤嘱托,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既做“授业”的“经师”,又做“传道”的“人师”,在专业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引导学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梦而不懈努力。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李文新博士: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作为一名大学教师,我们有责任更有义务将老教授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传承下去,时刻把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和谆谆教诲,秉持无私奉献的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球速体育忠诚担当、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作为一名科研人员,我将积极投身科研事业,不怕苦,不怕累,甘于寂寞和平凡,为推动我国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贡献力量。
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 张海军博士:认真读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后,我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对高校教育及科技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作为高校教师,我们需要紧紧围绕自身专业发展,不论在本科生教育还是研究生人才培养过程中都要做到严谨治学、甘为人梯,坚持特色、争创一流,为科技创新强国培养出球速体育的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的青年人才。
机械工程学院 熊伟博士:作为高校教师,我们要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积极探索并实践课程思政,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要胸怀仁爱之心,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言行影响教育学生。我们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对于工科院系而言,要立足襄阳、面向产业、深入一线、坚持特色,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机械工程学院 王乙坤博士: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催人奋进,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感到使命光荣,同时也倍感压力。在教学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夯实根基,在人生道路上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在学术工作中,要牢固树立创新意识,鼓励自己和同学们既能站在巨人肩膀上专心科研,又有甘为人梯的精神,在祖国科技发展和强大的道路上逐一攻克各类卡脖子问题。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曾刚博士: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对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铸就科技强国、制造强国提出了殷切期望。作为年轻博士教师,在思想上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四有”好老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我们要以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为指引,发扬严谨治学、甘为人梯的精神,不断地提升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能力,积极投身于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中去,将个人成长与学校“圆梦‘创大’、逐梦博点”相结合,和谐统一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的关系,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引领下,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为培养出球速体育听党话、跟党走、有理想、有本领、具有为国奉献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