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奋斗愿景、发展战略,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为深入贯彻落实二次党代会精神,宣传部会同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处在校园网开设“二级学院书记院长访谈”栏目,阐述二级学院“十四五”期间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建等方面的系统谋划、具体举措与实施方案。今天刊发对音乐与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姜俊毅、院长常开起的访谈。
记者:姜书记您好,请您简要介绍音乐与舞蹈学院在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突出成绩。
姜俊毅:学校一次党代会以来,音乐与舞蹈学院在校党委、行政的坚强领导下,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学科建设方面。在原有音乐学科快速发展的基础上,成功申办舞蹈学科,实现了音乐与舞蹈协同共进,进一步完善了学科结构。“汉水乐府”获批校级科研平台,撰写提交的智库要报获原省委常委李乐成同志亲批;主办了第四届“高校民族音乐教学与区域音乐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组织召开了汉水流域大学联盟音乐与舞蹈学科学术研讨会,汉水流域(襄阳)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商讨会,襄阳市基础音乐教育与发展研讨会等具有重大影响力的学术会议,学科影响力不断提升。
人才培养方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各类教学研究项目、教材项目、思政项目立项率大幅提升,学生连续4年7批7名学生参加格桑花支教团队,7名学生获得校长奖学金,2名学生获得勃兰登堡国际音乐比赛二等奖,实现在学生国际比赛中的突破。学生就业率由原来的90%上升到现在的93%,创业率由3%上升到7%,考研出国率由3%上升为现在的9.4%。连续3年获批团中央社会实践项目。获得团中央表彰2项,4名教师、6名学生获得团中央奖励。学院“音为爱”志愿服务团队获得湖北省本禹志愿服务团队称号,学院团支部获得1项湖北省金牌活力团支部称号,1项湖北省活力团支部称号。
人才队伍方面。引进博士3名,引进国内外专业院校高水平硕士5名,输出培养在读博士6人;晋升高级职称8名;兼职硕士生导师2名;资助教师赴境内外访学11人次。
科学研究方面:立项和完成厅级项目5项,校级项目13项,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6项,获得省级以上专业技能比赛和科研成果等次奖10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23项。学院学术氛围日益浓厚,目前教师实质参与科研率达到36.2%,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45%,全员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大幅度提升。
开放办学方面。与湖北隆中风景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襄阳泽东化工集团、襄阳市天门商会形成了稳定的长期合作关系。
记者:常院长您好,请问学院在美育方面有什么思考和计划?
常开起:学院拟成立美育教育研究中心和公共课部。一是加大对高校美育教育的研究;二是利用专业优势,开设球速体育大学生喜欢的音乐公共课程,以音乐育人,以音乐美化人。
成立各类艺术团体,广泛开展艺术活动。如学校合唱团、流行演唱小分队、音乐沙龙、美术沙龙、校园舞蹈团等等,再通过举办全校性的“合唱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评选、校园“十佳舞星”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学生参与其中,进一步体验艺术,感受艺术,激发创新创造力,让校园充满生机与活力。
记者:学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彰显艺术学科”,“十四五”学校将实施学位点扩容提质计划,拓展硕士专业学位领域,音乐学院将如何加强硕士点对标建设?
常开起:深入对标找准差距。目前对照专业硕士目录标准,已经完成对标分析工作。优化和调整目前的系部、团队建制,解决现实与硕士点标准错位的现象。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加大学生创作类、表演类学科竞赛的支持力度,加大学生考研的帮扶力度。提升教师比教学与研究能力,全力突破省级教学成果奖、省级实践类基金项目。调整科研导向,引导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及学院发展需要,积极向实践研究转向,通过专业竞赛和专业音乐会,实现表演成果等突破。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充分发挥和强化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专业负责人的作用。
记者:学院以精湛的节目表演等形式向社会展现了良好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同时在地方音乐研究方面也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请问未来五年对汉水乐府研究基地工作开展有何规划?
常开起:以“汉水音乐研究中心”建设为核心,组建地方音乐研究团队。拟聘请1-2位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学科带头人(特聘教授),各联盟单位遴选教师加入团队,聘请1-2位高水平专家学者担任“汉水乐府”学科平台建设指导与“音乐教育与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定期举办市(地)音乐教育论坛、各类中小学赛事,实现汉江流域联动。成立“音乐舞蹈社会服务中心”,开展校地校企合作与社会音乐培训及研究。举办全国性“汉水流域传统音乐文化学术研讨会”,创作地域色彩鲜明的音乐作品并展演(包括舞台剧)。力争与5家左右的企业长期深入合作;每年面向全校、全市举办专业音乐会不少于2场次,让民众认可、各界肯定。
记者:近年来,学校实施人才战略,创新人才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教授博士178人,培育国家级、省级人才15人,资助教师赴境内外研修访学240余人次,人才结构持续优化。请问贵院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为人才做好服务工作?
常开起:在引人上严把质量关,以学科建设需求引人,以高质量发展为目的引人,以现实需要引人。重点关注拟引进人员的师德品行,科研能力,与现实岗位的匹配度等。
在育人上给足支持。一是给平台,围绕人才建设团队,构建平台;二是给资源,尽一切办法满足人才科研与教学所需,
在暖人上细致入微。时刻关注人才引进以后的生活情况,如人才的办公环境问题,住房问题,子女入学问题,家属的工作安置问题等。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
记者:请问学院如何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
姜俊毅: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不断提高学院班子和中层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挥好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实化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工程,扎实推进“样板支部”建设和“党建六进”工程。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科竞赛、管理服务等方面,对党员提高任务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在学院建设和发展中的模范带头作用。继续开展“教学标兵”“师德标兵”评选活动,进一步营造“以乐教和、德艺双馨”的学院发展氛围。抓好“四严”,以加强作风建设。坚持“一案一教育”,以加强党风廉政纪律建设。
审核:尹力、李恒威、任强、秦鑫、于博
责编:卜润慧 余芳 秦军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