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2月14日在北京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在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五点希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展示中国文艺新气象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引发我校教师的热烈讨论,纷纷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为遵循和指引,立己达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担当培根铸魂的重要使命。现刊发部分教师的学习体会,供大家交流讨论。
美术学院院长 蔡伟: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第十一次代表大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第十次代表大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我深受教益,感慨万千。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我国文艺繁荣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对广大文艺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美术战线的一员,我坚决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把艺术创造力和中华文化价值融合起来,把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追求结合起来,为激活中华文化生命力作出自己的贡献。“立德树人之人必先立己”,美术学院全体师生要加强自身修养,坚守艺术理想,德艺双馨,弘扬正道;要明确我们做人、创作、谋事的根本遵循;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要在党的领导下,通过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德才兼备的艺术家和青年学子,坚持“教”和“育”并重,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守正道、走大道,鼓励他们多创新、出精品,让中国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
音乐与舞蹈学院党委书记 姜俊毅: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我深刻感受到这是新时代我们进一步推动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根本遵循,是当前音乐与舞蹈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最具指导意义的教科书,也是以文化人、以艺通心、立德树人最好的营养剂。作为音乐与舞蹈学院党委书记,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在全体师生中迅速掀起学习高潮,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把握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的工作主题主线,始终保持奋进者的姿态、赶考者的清醒,把崇德尚艺、德艺双馨融入师生之血脉,把立德树人、德艺双修浸入育人之体系,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迈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美术学院副院长 赵德: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明确了目标,使我们进一步明确了“为什么、做什么和怎么做”。作为高校美育工作者,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的使命担当,从美术专业教育规律出发,不断加强自身修养,以高尚的师德人品、娴熟的专业能力、良好的审美素质,引导青年学生成人成才;要紧跟时代,在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设计创作出球速体育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思想性艺术性文化性有机统一的优秀作品,努力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音乐与舞蹈学院党委副书记 胡磊:“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文艺的重要作用,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寄予厚望。作为高校艺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引导学生深刻把握民族复兴的时代主题,心系民族复兴伟业,把人生追求、艺术生命同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愿望紧密结合起来,以文弘业、以文培元,以文立心、以文铸魂,把文艺创造写到民族复兴的历史上、写在人民奋斗的征程中;引导学生弘扬正道、德艺双馨,自觉坚守艺术理想;引导学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握时代脉搏,立足中国大地,不断提升艺术创作能力,书写新时代的最美篇章。
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 樊义红:作为一名文学教育者、文学研究者和文学评论者,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深入领会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负时代、不负人民。作为文学教育者,我将在今后的文学教学中,向学生们介绍我国文学事业发展的巨大成就、发展现状及特点、今后文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引导学生担当起作为文学事业接班人的使命;作为文学研究者,我会把自己的学术研究与国家、民族、时代、人民的需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增强学术研究的当代性,力争做出高质量的文学研究成果;作为文学评论者,我将以马克思主义的文艺观为指导去从事文学评论工作,立足襄阳本土文化,引导襄阳的文学工作者多出精品,为“文化襄阳”建设贡献力量。
美术学院教师 陈为民: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是对我们的鼓励和引领,也是再一次对文化艺术界、社会科学界提出更高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对文化自信的重要论述,深刻阐释了艺术的规律和真理,是指导我们艺术创作的纲领、是引领我们艺术实践的航标、是激发我们艺术创作的源动力。作为一名艺术教育工作者,不仅肩负艺术工作者的责任、更肩负教书育人的神圣使命,要有精品意识、创新理念;更要有园丁精神,要从心里把学生作为自己精心孕育的作品一样来热爱,不辱教书育人和艺术创作的双重使命。
美术学院教师 陶轶: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广大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重任在肩、大有作为。作为一名高校绘画专业教师,如何在大学生的学业引导中激发学生们发现美、感知美的能力,拓展他们的艺术视野,用艺术陶冶情操、提升大学生的美育素质,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用红色文化艺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红色基因、培育文明风尚,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必须遵循的方向。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和文艺工作者,我将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和美术创作导向,秉持专注纯粹的美术创作态度,倾情倾力地挖掘新时代里源源不断的创作源泉,坚守高尚的艺术品格,尽己所能创作出球速体育的艺术精品和培养球速体育优秀的美术人才。
美术学院教师 黄秀渝:习近平总书记给文艺工作者提出的五点希望,为新时代的文艺创作定调谱曲、把脉指向。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深入群众,创作出百姓喜闻乐见的作品;让创作回到人民中去,回到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中去;把握机遇,持续投身美术创作,用作品表现民族复兴的历程,见证民族复兴的大业,描绘辽阔的祖国大地。
美术学院教师 臧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像是一盏明灯,为新时代中国的文艺创作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文艺创作者和一名动画专业教师,我要深入思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立足人民,扎根人民,坚持守正创新,描绘好新时代新征程的恢宏气象,创作出无愧于国家、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优秀作品,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将这种创作导向和精神以润物无声的方式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引导。
音乐与舞蹈学院教师 李碧高:作为一名艺术学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坚持正确的方向导向,践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在培养音乐与舞蹈文艺人才的教学环节中,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深挖各门专业课程中所蕴含的丰富育人资源;在专业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和人文修养,通过音乐传递真善美、陶冶情操、塑造人格、启迪智慧,坚定文化自信。
音乐与舞蹈学院辅导员 徐小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个人的道德修养、社会形象与作品的社会效果统一起来,坚守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努力以高尚的操守和文质兼美的作品,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作为一名艺术学院的的辅导员,我要坚持立德树人,帮助大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学生未来肩负起文艺工作者的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六有”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