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网
  • English
Cinque Terre
Cinque Terre

校园新闻

首页 > 校园新闻 > 正文

【落实党代会精神】二级学院书记院长访谈(七)

作者: 发布时间:2021-11-17 阅读量:


编者按: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明确了“十四五”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奋斗愿景、发展战略,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提供遵循。为深入贯彻落实二次党代会精神,宣传部会同组织部、人事处、教务处、科技处、研究生处在校园网开设“二级学院书记院长访谈”栏目,阐述二级学院“十四五”期间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基层党建等方面的系统谋划、具体举措与实施方案。今天,刊发对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易良红、院长周兴林的访谈。

记者:易书记您好,学校第二次党代会上,党委书记唐峻所作的报告从10个方面回顾了学校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成绩,客观真实,催人奋进。请您简要介绍汽车与交通工程学院在一次党代会以来取得的突出成绩。

易良红:学院成立以来以党建为统领健全了组织、建强了队伍,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氛围,师生展现出奋发有为的精气神。

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机械工程硕士(新能源汽车方向)硕士点连续招生三届,在校研究生44人,交通运输工程硕士点已获批。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被评为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发表高水平论文超过70篇,授权发明专利25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科研到账经费1017万。

专业建设赢得新发展。车辆工程和自动化两个本科专业入选省一流专业建设点,车辆工程教学团队被评为省级教学团队。车辆工程专业工程认证申请通过,自动化专业工程认证申请顺利提交。获得省教研项目1项,省一流课程3门。

记者:周院长您好,请问学院在“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方面,有哪些思考和打算?

周兴林:学院积极顺应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的要求,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完善人才培养体系,落实教育教学和评价,推进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

学院以车辆工程和自动化专业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契机,学习宣传并深化OBE理念,与时俱进,更新教育教学理念落实“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以学生学习和成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学院积极开展专业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以一流专业、一流课程建设为抓手,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以“四严”管理为抓手,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效果。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注重人文素养教育、数理基础教育和工程技术教育的复合培养。进一步抓好实习实训,落实实习实训的指导,毕业论文(设计)选用工程真题,加强过程指导,培养提高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素质。明确学生课外创新学分的要求,学院开放课外创新实验室,安排创新指导教师,建立课外创新活动指导机制并加强指导培训,开展课外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工程应用能力。加快科研育人生态建设,吸收学生进入教师科研团队或项目组,将教师科研工作转化为育人资源,提升学生创新能力。通过专业融合协同,培育打造交通特色,构建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记者:学校党代会报告中明确提出“全国知名、交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综合性大学”的发展目标定位,交通学院作为学校交通特色创建中的领军学院,将如何牵头建设好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如何更好发挥在学校交通特色创建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周兴林:以学科群建设为抓手,聚焦国家级项目、成果奖。全院形成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的良好氛围,跳出专业看学科,跳出学院谋发展,跳出学校争资源,跳出湖北聚力量。遴选1-2个具有冲击国家奖的潜力项目进行重点培育,通过“高峰”带动逐渐形成“高原”。

坚持学科建设龙头地位,围绕“新能源汽车与智慧交通”学科发展总体方向,做强“交通”学科、做优“车辆”学科、做大“控制”学科,强化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协同发展;

以学科发展前沿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打造汽车交通学科平台;加强优质生源基地与研究生工作站建设,持续提升生源质量与培养条件;强化企业实践环节在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作用,建立科教融合、产学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机制,提升研究生学术素养与实践创新能力。

记者: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大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请问学院将采取哪些具体举措?

周兴林:坚持“立足襄阳,扎根襄阳,融入襄阳,服务襄阳”,面向襄阳经济主战场,通过“定向研发、定向转化、定向服务”的构建订单式研发和成果转化机制。

鼓励老师利用博士服务团、科技副总、“双百”行动、“三进”活动,校企、校地深度合作。

完善共建、共享机制,发挥人力资源、科研设备的最大效能。

制定学院转化科技成果的专门管理办法,完善评价激励机制,对科技成果的主要完成人和其他对科技成果转化做出重要贡献的人员给予奖励。

记者:近年来,学校实施人才战略,创新人才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引进教授博士178人,培育国家级、省级人才15人,资助教师赴境内外研修访学240余人次,人才结构持续优化。请问贵院将采取哪些具体措施为人才做好服务工作?

易良红:搭建事业平台,让人才干事有舞台。搭建科研平台。依托“机电学科群”和“新能源与智慧交通”省级优势学科群,支持学院教师科研创新;搭建服务地方平台。以“四个襄阳”为理念,依托与地方企业深度合作,引导教师在服务企业中成长。将一流专业建设、专业认证等工作与企业合作,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融合,获得双赢。

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学院引进博士14人,其中博士后2人,获批“湖北产业教授”2人,特聘“隆中学者”2人。学院学历和职称比例实现提高和优化,专任教师博士比例由51.4%提升到58.5%,高级职称比例由37.1%提升到43.9%。

搭建帮扶的平台,让人才有人引导和关心。教学上实行“师徒制”,给新进教师配备导师,通过传、帮、带提升教学能力;科研上加强团队建设,帮助教师明确科研方向、融入发展大局;学院党委多关心人才工作和生活,工会多组织集体活动,形成吸引人才、用好人才、汇聚人才的高地。

搭建晋升平台,让优秀的人脱颖而出。引入竞争机制,让干事的尤其是干成事的人有球速体育的话语权、球速体育的资源,球速体育的收入、更早晋级。支持教师特长发展,凸现优势做出成绩。

记者:如何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对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

易良红:院党委将认真贯彻落实好报告提出的“五个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旗帜鲜明讲政治,把牢育人方向;以思想建设为基础,筑牢思想根基;以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为根本,建好院系二级班子;强化党支部建设,教工支部强化党小组建在团队,学生支部强化党小组建在班上,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作风建设和纪律建设为保障,积极推进“清廉湖文”建设,打造风清气正的交通学院。持续推进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审核:尹力、李恒威、任强、秦鑫、于博

责编:卜润慧 余芳 秦军荣

最新内容

热点内容

推荐内容

学校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政编码:441053

电  话:(+86-0710)3590876   3591876(传真)

接待/接访电话:0710-3593296(24小时)

版权所有:球速体育

备       案:鄂ICP备1700235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60202000064号

维护制作:党委宣传部